
10月26日,“致敬经典·传承文脉——纪念大型泥塑《收租院》发表60周年暨雕塑艺术交流活动” 在中国四川省大邑刘氏庄园博物馆隆重举行。作为活动的核心环节,新西兰华裔雕塑家杨屹的新作《命中注定的相遇》在《收租院》诞生地正式揭幕。在三位原创老艺术家及艺术界同仁的见证下,当红绸落下,这件以当代艺术语言铸就的雕塑,与六十年前的泥塑经典交相辉映,开启了一场跨越甲子的艺术对话。

大型泥塑群像《收租院》创作于1965年,是中国现代艺术史上的一座里程碑。作品以114尊栩栩如生的人物塑像,通过“交租、验租、风谷、过斗、算账、逼租、反抗”等连续叙事场景,生动再现了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面貌。其融合中西的雕塑技法、鲜明的写实风格与民族化表达,使其成为享誉世界的艺术杰作。
作为在国际舞台崭露头脚的华裔艺术家,杨屹的创作始终浸润着对东方根脉的深思。他的新作《命中注定的相遇》,并非简单的形式借鉴,而是对《收租院》所代表的中国叙事性雕塑传统,进行了一次深入的当代转译。

"《收租院》的伟大,在于它让雕塑成为了记录时代的史诗。它所蕴含的扎根土地、关切现实的精神,是中国艺术最宝贵的基因。"杨屹在接受采访时如是说。“我的这次创作,是一次尝试,希望能为这部东方的史诗,架起一座通往远方的、微小而真诚的桥梁。如果它能引发一些跨越文化的注视与对话,那便是我最大的欣慰。
仪式现场,王官乙、龙绪理、范德高三位年至耄耋的《收租院》原创老艺术家集体亮相。“看到《收租院》的精神在新时代以这样的方式延续,我们感到无比欣慰。”一位老艺术家感慨道,“杨屹的创作,让我们看到了中国艺术薪火相传的希望。”
《命中注定的相遇》还承载着一段特殊的国际艺术情缘。作品延续了新西兰电影特效大师理查德·泰勒与《收租院》主创之一赵树同教授的深厚友谊。赵树同教授之子、四川皮影戏非遗传承人赵洪先生,与《收租院》主创之一李奇生之子、四川美术学院教授李向北先生,作为新一代的传承者共同出席见证,让这段跨越太平洋的对话在新一代艺术家手中得以延续。
理查德·泰勒爵士发来的视频致辞画面
大邑刘氏庄园博物馆邓波馆长在揭幕仪式上表示:"今天,我们不仅见证了一件艺术品的诞生,更见证了一种文化精神的传承。《收租院》作为中国现实主义雕塑的里程碑,其价值不仅在于被铭记,更在于被激活、被转译。杨屹先生的创作,让这部经典在新的时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,这正是我们推动《收租院》‘保护与活化计划'的初衷。从大邑启程,走向新西兰,这件作品将成为中新文化交流的美丽信使。"
据悉,《命中注定的相遇》在大邑首展后,将启程前往新西兰,于理查德·泰勒爵士联合创立的维塔工作室(Weta Workshop)进行展出。这不仅是作品的物理移动,更是一次从中国历史文化小镇到世界顶级创意工坊的文化旅程。
众和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